您的位置:首页>穿搭 >

成都:前10个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78.5亿元

2021-12-28 22:20:33    来源:国际商报

电商新业态促进消费新发展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电子商务在抗疫保供、消费回补等方面作用凸显,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成都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2409.60亿元,同比增长8.66%;实现网络零售额4522.24亿元,同比增长21.10%,其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2785.26亿元,同比增长17.47%;服务型网络零售额1736.99亿元,同比增长27.41%。

今年“双十一”期间,成都网络零售规模继续增加,为线上保供作出了突出贡献,各类本土电商企业销售数据更是亮眼。据四川省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成都网络零售额实现412.73亿元,同比增长9.37%。其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实现345.42亿元,同比增长12.39%,占整体网络零售额的83.69%;服务型网络零售额实现67.31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双十一”期间,成都“极米”连续8年居智能投影行业第一,全网GMV破8亿,同比增长90%;“壹玖壹玖”连续7年荣膺酒类行业第一,销售额超2亿;“六婆”连续5年稳居辣椒行业第一;“杂志铺”全国网销期刊类第一;“重回汉唐”全国汉服电商品类第二;“文轩在线”全国网销图书类目第三……

年来,成都市电子商务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主体不断壮大,电商交易额全国领先。“十三五”时期,成都电子商务整体实现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均增速达28.4%,高于全国16.8个百分点,网上零售额均增速达29.4%,高于全国4.8个百分点。成都对电子商务企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目前,全市电子商务企业超过4万家,网商数量超过86万家,各类电子商务交易100个,集聚阿里、腾讯、京东、快手等500强企业区域总部,培育5家电商独角兽企业、7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3家国家级数字商务企业。

规模扩大、主体壮大的同时,成都不断加深线上线下融合,远程办公、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娱乐等“宅经济”新场景不断涌现,无接触经济、共享员工、直播经济等新模式快速崛起。生活服务与电商融合持续加深,养老、家政、餐饮、维修等领域电商化发展加快,社区电商百花齐放。

发展跨境电商是创新外贸新业态的重要举措。自2016年成都获批成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来,成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实现连年倍增,2020年成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435.8亿元。天府软件园获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四川天府新区获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三区(四园)两中心”口岸开放载体台加快形成,具备10项进境特殊商品指定监管场地(口岸)功能,高新综保区发展绩效评估综合排位、进出口额居全国同类第一。在亚蓉欧国家(商品)馆,以欧亚经贸往来为基础深耕跨境电商,搭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品展销、体验及文化交流,开放型双向交流台为跨境电商加快发展提供了助力。

在区域合作方面,为畅通成渝地区新电商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通道,开启两地联动、服务共享、资源共享、经验共享的合作新机制,深入探索合作新方向。川渝协同发展再出“新招”,于12月3日举办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电商发展交流暨电商助农资源对接会”,聚焦两地特色产品,通过主题交流、展示对接、项目签约和行动计划发布等形式,集结川渝地区10个产业带,形成在新电商领域合作机制,促进川渝电商新业态共同发展。

区域联动赋能巴蜀特色消费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大力实施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有力推动下,成都与重庆正携手谱写“双城记”,合力共建“经济圈”。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坚持高端化与大众化并重、快节奏与慢生活兼具,激发市场消费活力,不断增强巴蜀消费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共同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

仲量联行华西区董事总经理乔裕生表示:“依托中国西部地区广袤的经济腹地以及本地庞大且具有消费实力的消费基础,以成都和重庆这两座西部头部城市为核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中国消费领域的竞争力已显而易见。坐拥‘网红城市’‘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等多个强有力的IP,成渝双城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中国内陆商业中心,稳坐中国城市群中的消费‘第四极’。”

在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方面,成渝两地正携手打造城市消费品牌,建设特色消费商圈,改造提升商业街区,集聚特色消费资源,建设一批人文气息浓厚的步行街和小镇。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讲好巴蜀故事,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打造贯通四川、重庆的精品旅游线路,扩大国际旅游品牌影响力。

在构建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方面,成渝两地持续推动消费供给升级,发展消费新场景。促进经典川菜、重庆火锅、盖碗茶等餐饮产品品牌化,创建美食地标。推动传统文化和全新科技元素融入创意设计产业,支持举办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展演活动,发展一批特色化、品质化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产品。同时,不断壮大社会服务消费,引导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消费形态健康发展。建设一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擦亮“两江游”“街巷游”等夜间经济名片,展现国际时尚范、巴蜀慢生活。

在塑造安全友好的消费环境方面,成渝两地完善消费促进政策,健全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规范发展消费金融,拓展移动支付使用范围,提升境外人员在境内使用移动支付便利化水,优化离境退税服务,促进国际消费便利化。推动服务标准化建设,发布行业优质企业名录,鼓励企业开展消费体验评价并公开评价结果。建设针对食品、药品等重点产品的溯源公共服务台,推动溯源信息资源稳妥有序向社会开放。健全消费领域信用监管体系,完善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责任制和赔偿先付制度。(欣 然)

关键词: 社会消费品 消费品零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便民生活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阅读